本文共 96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出版社《敏捷可执行需求说明 Scrum提炼及实现技术》一 书中的第1章,第1.2节,作者:(美)Mario Cardinal,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不确定性原理图如图1-2所示,这是Ralph Stacey的工作宽松适应图[6],它提供了一个可以帮助你将不确定性对“是什么”和“如何做”的影响的图形化模拟的示意图。
横坐标度量的是关于如何实现一个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程度。不确定性低代表的是过去曾经解决过类似的问题或者做过类似的决策。因此你可以从过去的经验里推断出某一行为导致的后果的确定程度。纵坐标衡量的是干系人之间需求的不确定性。当干系人们期待的软件产出物稳定且可预测性高时,不确定性程度就低。
在这个不确定性原理图中,有三个很有意思的区域。1)简单和复杂区:传统的区域很多文献和理论都描述过“简单/复杂”区域。传统的工程实践适用于这个区域。它们包括规划具体的、获得成果的行动路线,以及通过与计划对比监控实际的行动情况。在这一区域,重点放在从过去收集数据来预测未来。2)混沌区:混乱的区域不确定性和分歧存在的情况往往会导致瓦解或混乱。在混沌区域几乎不可能完成一个方案,因为传统的计划、愿景规划和谈判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了。3)复合区:敏捷的区域这个区域在图例中位于混沌区域和“简单/复杂”区域之间。Stacey 将这个位于中央的、面积最大的区域称为“复合区域”,也有人将它称为混沌边缘区域。这是一个需要非常高的创造性、创新性,打破以前的方式从而创建新的模式的区域。以这个不确定性原理图为基础,图1-3用图示说明了传统工程实践最有效的区域。这种计划驱动的方法在不确定性很小时,是最佳选择。而在不确定性很大的情况下,关于要构建什么,传统的实践者们希望用项目开始时的需求分析阶段,以及严格的需求变更流程来帮助实现预期目标。他们假设关于“是什么”的不确定性是很容易被降低的。这在不确定性不是很高的时候确实很容易做到。不幸的是,这种做法很难应用在复合区域。当面对复合状态时,过往经验会鼓励你尝试打破歧义,并采用最简约的思考方式来解决任何矛盾。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它可以提升我们的掌控感。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你必须使用一种更强大的方法。
转载地址:http://ebhpl.baihongyu.com/